環保新聞
聯系方式
-
公司:廣東東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先生
電話:18576851991
傳真:0769-28636041
網址:www.fulutu.com
郵箱:1218061775@qq.com
地址:東莞市虎門鎮莞太路271號1棟
改善環境離不開資金投入。其中,財政投入是基礎,既能改善環境基礎設施,又能帶動社會投資。在發達國家,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為2.5%至3%左右。我國上海等城市,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保持在3%。而商洛市財政對環保的投入只有0.1%,這個數字令人驚訝。究竟是商洛市財政拿不出資金,還是不想為環保多投入?
環境保護就是民生問題。從某種程度來說,地方對環保投入這么“小氣”,就是不重視民生的體現。因此,當地需要反思每年財政預算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了重要位置。
環境保護督察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領域的一項重大制度建設和創新,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深遠影響。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高度關注環境保護督察這一重大制度建設的創新優勢和顯著效果,建議深化完善環保督察制度,推進環境監管長效化、法制化建設。
真正發揮了作用
過去兩年,中央環保督察實現對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解決了一大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攻克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大大強化了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環保責任。
代表委員們表示,建立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的決策非常英明,制度本身優勢明顯,是解決現階段突出環境問題的創新之舉,真正起到了壓實責任、解決問題、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作用。
讓“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深入人心——
思想認識進一步提升。過去,各級黨委政府專題研究環保工作的會議少,現在各地黨委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專題研究會議密集召開。“說得多,抓的力度小,重發展輕保護、重速度輕質量”的思想觀念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扭轉。
環保責任進一步壓實。環保系統接受采訪的代表委員們感慨,督察過后,各地黨委政府的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原來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情況居多,現在誰家的責任誰來擔,誰的問題誰負責。
在全社會形成了齊抓共管大格局——
通過環保督察,老百姓獲得感顯著增強,全社會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度、參與度、認同度大幅上升。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表示,從互聯網輿論場的情況來看,理性看待環境問題的聲音也明顯增多。全國兩會期間,民進中央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的提案》,建議將中央環保督察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環保責任落地落實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完善并推進。
民進中央認為,中央環保督察的重大優勢是,在形式上,代表黨中央、國務院,高規格、高層次;在方向上,強調問題導向;在方式上,全面覆蓋;在結果上,對黨政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方面具有較大震懾。
但是,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起點上,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艱巨任務和要求,必須全面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強化包括環境保護督察在內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和措施、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等重大制度體系,落實好改革舉措。
如何衡量一個制度的效果?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看來,只有當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真正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作為必須要履行的責任落實好履行好;當企業不再違法排污、違法者覺得不可能再有機可乘;當公民把環境保護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和行動,這個機制才真正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還需注意的是,我國環保投入是否呈現上升趨勢。有關人士透露,當環保投入小于GDP的1.5%,環境將持續惡化,反之環境將逐步趨好;只有當環保投入占比相當于或超過GDP的3%時,環境質量才能有效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出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舉措。中央層面對環保投入力度也很大,5年來對大氣污染治理投入就超過600億元。作為百姓,切實感受到了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但是,地方財政對環保投入究竟有多少,則不得而知。因此,筆者有3點建議:
其一,分別統計地方財政、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保領域的相關數據,計算其占GDP的比例。這樣一來,就能看到地方政府是否盡到投入責任。
其二,有關方面不妨給地方財政對生態環保的投入劃定一條紅線。實際投入高出紅線越多,說明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程度越高,可在相關考核方面予以獎勵。商洛市之所以多年來不舍得為生態環保投入,主要原因還是缺乏科學的獎懲機制。
其三,建議環境保護稅收要真正用于地方環境保護。今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但是要使這項稅收完全用于生態環保工作,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明確。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3930號


掃一掃添加微信